你挑选海鲜或者处理海鲜的时候,有没有戴手套的习惯呢?看似平常的海鲜,接触起来可不能大意。
桂林男子被海鱼扎伤手指,左臂因此截肢家住桂林市临桂区的男子粟某是一名厨师,今年才20多岁。
5月18日下午,粟某在处理一条海鱼时不小心被刺破左手小指,由于只是一个很小的伤口,出的血也很少,他没把伤口当回事,只是用清水简单冲洗一下就继续工作。
当天晚上粟某开始感觉左手不大对劲,被刺破左手小指逐渐青紫至紫黑,疼痛无法忍受,而且受伤的手指、手掌都出现肿胀、发紫加重。感觉不妙的粟某赶医院就诊。
19号凌晨4点多的时候,医生为其实施了切开减压术,粟某症状有所缓解,原本以为其病症就到此为止了。然而,到19号中午,短短8个小时内,粟某又出现了感染性休克、左前臂软组织坏死等情况。
由于感染扩散得太快,医院不得不先后两次为其进行了截肢手术。目前,粟某仍在该院重症医学科做进一步治疗。
只是被海鱼戳破一个小伤口,为什么会严重到截肢的地步?医生:可能是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像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可能会携带,由于毒性太强,在业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海洋创伤弧菌(图源:百科)
创伤弧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细菌以10分钟分裂一次的速度快速繁殖,3~4小时伤口就会红肿,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些细菌会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很快就会引起肌炎、肌膜炎导致坏疽,进而出现败血症。
因发病急、进展快,感染该细菌的患者多数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
如何预防和应对海洋创伤弧菌易感人群:
老人、孩子、孕妇及病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使用激素者、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遗传性色素(铁)沉着病者等,有慢性肝病患者比无肝病患者在感染创伤弧菌之后,病死率超过后者两倍以上。
日常预防:
易感人群尽量不要接触带刺的海鲜,如海胆、螃蟹、海虾等,以免被刺伤,引发致病风险。
吃海鲜要煮熟,清洗海鲜要带手套,皮肤有破损不要接触海鲜海水,尤其那些有慢性肝病和各种原因导致免疫抑制状态患者。
如何应对:
被海鲜扎伤或伤口误触海鲜海水后,一定要及时清洗并消毒伤口,一旦出现不适,医院来!
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如何受伤、有接触过海鲜海水等,便于医生更好的判断并治疗。
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细菌感染是海鲜的危险之一,“物理伤害”也要警惕。
4月16日晚7时许,海口市新埠岛海鲜大世界一摊主李先生正在整理其销售的鲜活海产品时,右手中指不小心进了一只刺鲍鱼口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只刺鲍鱼突然死死咬住李先生手指不放。
剧烈疼痛之下李先生下意识想甩掉这条鱼,刺鲍鱼却紧紧咬住他的右手中指不放,最终导致右手中指前端被咬断。
事发后,李先生被就医院进行救治,其家人在事发现场找到了被刺鲍鱼咬掉的一小截手指。
“当时医生是建议将断指接回去,但我们看到被咬掉的那一小截手指已经烂了碎了,考虑到会导致细菌感染,经慎重商量最终放弃了。”李先生的妻子说。
目前,海口新埠岛海鲜大世界市场开办方已经紧急制作了警示牌,悬挂在市场醒目位置,提醒游客和消费者购买海鲜产品时,切勿自己随便动手乱摸鲜活海产品。
医生提醒:断指之后要这样处理找到断指(肢),将其先用干净纱布包扎,后用塑料袋装好,放于冰水混合物中,医院进行再植。断指(肢)再植具有时限性,在常温下15小时内均有再植条件,如冷藏处理后36小时内仍有再植条件。
创口千万不要涂药水或外敷消炎药。医院的途中伤者应将不完全断指(肢)用木板固定,保持平卧抬高伤指(肢)。
医院取得联系,报告病人的初步情况,医院做好相关准备。
海鲜好吃有营养
但处理过程要注意
你有被海鲜误伤过吗?
来源:桂风医院、人民日报、急救医疗咨询、网络本文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