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5w观众狂欢引发“地震”
现场上演无口罩狂欢!
自年代美式橄榄球在已经超越篮球和棒球,俨然成为最受美国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本赛季,美国大学橄榄球联赛允许观众满员入场,这意味着全美各地的体育场已经或即将迎来成千上万的球迷。来源: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媒体《Fansided》报道称,在3日晚进行的一场比赛中,约6.5万名观众“挤爆”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体育场。球迷们热情地上下跳动着为球员助威,甚至引发了小型地震,被地震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令美媒直呼“狂野”。来源:人民视频截图
当然了,地震什么的并不是重点,毕竟因为球迷过于激动导致的震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重点是,从现场视频里隐约可以看到,看台上密密麻麻的球迷中,绝大部分是没有佩戴口罩的!图源:网络视频截图看了现场视频,小北想说,大家激动归激动,毕竟一年多没什么现场比赛看了。可是,毕竟近期美国疫情再次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容纳几万人的体育场,随便扫一眼全是不戴口罩的人,这多叫人害怕呀!02
打疫苗?戴口罩?
仿佛规定了个“寂寞”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疫情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4日18时,全美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例,累计确诊例、死亡例。即便形势如此严峻,美国人民的防疫措施却仍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前面提到的这场比赛,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体育场中举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表示,鼓励球迷在室内场所佩戴口罩,但只需要在“大厅、楼梯井、电梯、卫生间、俱乐部空间和套房之间的走廊、商店”等室内场所佩戴口罩。
“鼓励”佩戴口罩,听起来并不太严格的样子,发生前面这种事也并不算太让人意外了。那么,其他比赛场地都是如何规定的呢,对口罩的佩戴有什么要求吗?
美联社在几天前的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了这样的标题:《去俄勒冈州参加大学橄榄球联赛?你需要一个口罩》不难看出,俄勒冈州对此是有明确规定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成为第一个要求12岁以上的观赛人员提供疫苗接种证明或COVID-19阴性检测证明的五大学校之一,其他俄勒冈州的高校也很快效仿。另外,根据州长KateBrown的命令,俄勒冈州从上周五已经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口罩令——即使是在户外活动中,只要该场所令人无法保持社交距离,人们就应该佩戴口罩(5岁以下儿童除外),比如橄榄球比赛。在理查森球场杜克大学对战夏洛特大学的比赛中,官方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所有球迷在体育场内都必须戴上口罩,只有在吃饭或喝水的时候才能将其摘下。
当然了,这些规定具体会不会执行,恐怕只有参与其中的球迷知道了。
在更多的比赛场地,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佩戴口罩。例如,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周四晚上的黄金时间比赛中,官方强烈鼓励接种疫苗和戴口罩,但它们并不是必需的——官方表示,由于Carter-Finley球场不是封闭式的,所以除了洗手间等封闭区域外,球迷可以选择性佩戴口罩。
另外,根据北卡罗来纳州的政策,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球迷在户外应该继续戴口罩。只不过,官方并没有明确的协议来检查球迷的疫苗接种状态,所以该政策大概率也并不会执行罢了……同样的,在欧道明大学主场作战的比赛中,不仅球迷进入比赛场馆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其必须在室内佩戴口罩的政策也并没有相关协议来付诸执行。
这……岂不是规定了个“寂寞”。
话说回来,经过一年半的疫情之后,大家也能看出,美国的防疫模式就是如此,小伙伴们还是要避免参与这种高度聚集的活动,出门戴好口罩,尽量避免和陌生人接触,保护好自己!
03
新冠变种Mu病毒入侵美国
具有免疫逃逸潜在特性
尽管包括佛州在内的几个重点地区住院率已经有所缓解,但据美国媒体报道,Delta变种引发的疫情在短时间内恐怕仍无法结束。
就在人们被Delta困扰时,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另一项警告——警惕“B.1.”Mu变种病毒。
据CNBC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监测一种名为“Mu”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世卫组织在报告中称,“Mu”有一系列的突变,表明其具有免疫逃逸的潜在特性。这种变体有可能逃避先前新冠感染或疫苗接种所提供的免疫力。
据悉,“B.1.”Mu变种病毒迄今已传染至40个国家,最早于今年1月在哥伦比亚发现,现已出现在美国和欧洲。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该变种病毒的传染性是否更强或更为致命。
04
结语
目前,留学生们差不多都已经在美国安顿下来,小北最近和一些小伙伴聊天时,发现大家的心态变化几乎都大同小异。从得知要返校上课就开始担心,越是临近出国那几天,心里越是紧张。然而,等到真的到了美国,心理上却一下子变得放松了起来。做好防护,该搬家搬家,该囤货囤货,颇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感觉。小北想说,适当减轻心理负担也不错,毕竟学习和生活都要继续。不过,小北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上可以放松,但防疫上却一定要牢牢抓紧哦,对自己负责,家人才能放心!-END-资料来源:洛杉矶时报、abc11、美联社华人生活网、波士顿华人资讯网、赢留学等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