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察雅县 > 察雅县环境 > 有目标感的人生闪闪发光ldquo

有目标感的人生闪闪发光ldquo

发布时间:2022/3/5 17:46:31
演讲

张华整理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年疫情发生后,我们希望这一年能重来。转眼间,都过去了。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教育的留白”,从教育、家庭成长的角度带大家回顾,展望。那么,下面将从5大趋势、10大话题开始今天的分享!趋势一双减年7月24日,纪录片《浮生一日》(LifeinaDay)上映,影片记录了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纪录下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以及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总计近小时的视频,展现了在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我看了之后非常感慨,感慨于有那么多人在慢节奏中依然过得非常充实。恰好纪录片上映的第一天,我的大儿子出生了。那时我第一次为人父母,对于未来我的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感到焦虑。十年后,也就是年7月24日,就在我儿子10岁生日这一天,“双减”政策出台,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同时愈发焦虑:补习班没了,我的孩子怎么办?会不会落后于同龄人?与此同时又逼着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旧方法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要以怎样的理念和路径培养孩子?我认为,与其恐慌,不如重新审视孩子的成长。至少从这三件事做起: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三件事对应的推荐书籍分别是:《学习力》《提问与讨论的教育奇迹》《创新的10个面孔》,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1、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背后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而孩子的自驱力产生于从自由到自律的过程中。那我们又该如何养育自律的孩子呢?经过10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一套“3D逆向自律法则”——其中,“慢就是快”讲的是乐趣,“危险即安全”说的是边界,“给方法不如指方向”关乎自信。与其说“3D逆向自律法则”是在帮助你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不如说它是在打破培养习惯的误区,重构常识。2、学会思考学会思考,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思辨精神。《提问与讨论的教育奇迹》书中讲到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叫“犹太学习法”,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就是“教是最好的学”,所以父母经常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用20分钟时间把今天所学课程的某一个章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概念,讲给家长听。我之前也有分享过,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3、学会创造创造力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汤姆?凯利(TomKelley)是美国著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联合创始人,他写过一本书叫《创新的10个面孔》,他把硅谷企业里勇于创新的人形象地归纳成3组共10个角色,这份清单也值得注重培养孩子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工作者与父母们参照。趋势二经济下行前几天我们面向所有家长朋友做了一个年终问卷调研,其中在问到:「年最艰难的事情/时刻是什么?」有很多人都提到了自己的经济情况:公司倒闭、事业受挫、投资失败等等。确实,今年的经济大环境没有那么好,很多人都过得很难。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我个人是相对没那么乐观的。其实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经历过经济的波动,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所著的《M型社会》中,说到这么一句话:在这么一个经济下行的时代,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应该怎么做呢?我有两大策略:1、重新认识生活形态什么叫重新认识生活形态?在《M型社会》这本书里面,作者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美国在70-80年代时经历过一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很多人从原来的小康水平,一下没有了储蓄,生活变得捉襟见肘了。经历过这样的一个经济危机,美国人就变得特别的实用主义。而日本同样经历过经济危机,但人们的消费欲并没有降低,反而很容易会冲动消费,甚至会花大价钱买一些不那么实用的东西。所以说,面对比较糟糕的经济形势,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当你比较正向地看经济周期时,未来你会变得非常务实,你不仅可以不断地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个“家庭内部会议”,引导孩子一起认识当下的经济情况,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财商启蒙。2、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过去我们一直在探究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如今面对经济下行,大批公司倒闭,收入收缩。当主业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家庭开支时,倒逼很多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势,用以发展什么样的副业。据统计,年疫情以来,“副业”这个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呈直线式上升。普利策奖得主、作家乔治?安德斯(GeorgeAnders)经过3年跨行业、多维度的调研,撰写了《能力迁移》一书。他说,相比之下拥有5种能力的人末来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也能走得更长远这5种能力分别是探索、洞察、制定规则、说服和连接的能力。“这也是跨行业能力迁移的核心技能,”他说。他把这5种能力的总和叫作“可迁移能力”,并且形容可迁移能力是“今天这个时代最需要被重新定义的批判性思维”因此,要发展副业,能力迁移必不可少。而且,未来极有可能是灵活就业,副业也有可能是正业,或许未来副业正是你为了兴趣、实现个人价值而去做的事情。副业,恰恰是让你人生变得闪闪发光的关键点。趋势三心理健康关于心理健康,有一组数据今年经常被引用,每一次看到我都觉得非常触目惊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年保持一致。而且你会发现,其实抑郁的机率跟家庭条件是否富裕、阶层这些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是农村的留守儿童、普通家庭的孩子,或者是所谓的贵族圈层的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无论贫穷或者富有,抑郁好像都成为一种潜在的标配。为什么抑郁会成为整个社会潜在的病呢?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本绘本——《田鼠阿佛》。前段时间,我还去我们家老三的学校给他们班做了一个分享,并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戏剧表演。我先演了一遍,然后让这些孩子来当田鼠阿佛。这本书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冬天来了天气特别寒冷,动物们过冬的时候要冬眠,所以田鼠们都开始寻找很多食物搬到洞里面。第1天搬运食物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阿佛的小田鼠在旁边发呆,他的伙伴问他“都干活呢,你在干嘛呢?”阿佛说:“我在干活呢。”然后他的伙伴非常吃惊地看着他说:“你在干什么呀?”他说,我在采集阳光,其他小伙伴就没有理他继续干活。第2天同样的场景,阿佛又说我在干活呢,我在采集颜色;第3天说“我在采集词语”。尽管如此,他的伙伴们也没有因为田鼠阿佛没有参与搬运食物而去斥责他。最后冬天来了,非常寒冷,洞里面一开始大家有食物吃,有话可聊,其乐融融。然后慢慢地食物越来越少,最后食物吃完了,很多田鼠就不愿意再说话,开始饿肚子,再到后来可能会有严重的事情发生。突然有田鼠就问阿佛,你搬运的那些东西呢,他说,在这儿呢。首先,第1天说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阳光,然后很多田鼠感受到了心里面的温暖;第2天感受一下颜色,这个洞里面就不再是灰白色了;第三天感受一下词语,他给大家朗诵了一首他写的诗词,那些小田鼠鼓掌说阿佛你就是个诗人,阿佛非常害羞的说,是的我知道。故事讲完了,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听到了什么?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八年前,那时我刚开始创业,第二个孩子刚出生,看完之后还写了长长一篇博客。当时第一感受就是,包容,每只田鼠都可以做自己,甚至慢下来做一下你认为务虚的事情;第二,就是有时候精神粮食要比物质粮食更重要,内心丰满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新的启发: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育,要勤劳刻苦,不要好吃懒做。但其实慢一点也没关系,不需要那么慌张、焦虑。回到抑郁这个话题,很多孩子之所以有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学习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期望。正如我们今天的主题“教育的留白”,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稍微慢下来,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得那么满,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颜色”、“词汇”,亲子之间也可以多一些沟通与陪伴。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会从三个维度,从“根目录”上防止孩子抑郁:1、人格的健全比知识与技能的增长更重要少年商学院从8年前创办至今,一直秉承着“全人教育”的价值观。什么是全人教育呢?用一句话描述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听起来很抽象,我们来用一个“冰山模型”图就能清楚展示(如下图):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如此焦虑?为什么我们大人的焦虑会在潜移默化间传递给了孩子?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抓冰山上的知识层面,而忽略了冰山之下的能力和品格的层面,甚至我们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yazx.com/cyxhj/4108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