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二级主任科员宋晓婧
传统的藏式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这就是千年八廓街。
每天,这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做生意的商户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可以和来往的游客顺畅地交流、洽谈生意。看到游客和商户洋溢的笑容,作为“推普工作”先行者的宋晓婧内心无比高兴。
01
跟随父辈足迹,传承教育初心
宋晓婧从小跟随父母在西藏长大,是大家口中的“藏二代”。父亲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是上世纪7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藏从事教育工作36年,对她说的最多就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年,大学刚毕业的她,受父亲的影响,追寻父辈足迹,到昌都地区察雅县荣周乡当了一名乡村小学语文老师。拉珍是宋晓婧教过的一个小姑娘,长得十分乖巧可爱,清澈的眼神中透着机灵。上课的时候,她也会很“认真”的听讲,眼睛也会目不转睛的盯着黑板。可是,宋晓婧发现,课上每当要提问时,拉珍似乎都在躲闪着她的目光。课下,她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时都很开心,但只要看到宋晓婧靠近,她就有意躲闪。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不理想,其他任课老师也曾找宋晓婧反映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宋晓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找其他同学了解、与她本人聊天,才知道拉珍一直躲着她是因为普通话说的不好,怕宋晓婧问她,回答不上来。学习成绩不好也是因为她普通话掌握的不好,老师讲的听不懂。拉珍当时才上小学,如果基础打不牢,将来的学业只会越来越难。这件事对宋晓婧的触动很大,意识到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多么重要。为此,宋晓婧在后面的教学、生活中特意“